写在前面:本文原载于萌娘百科新媒体专栏(2022年12月29日),专栏登载版本相较本版有小幅改动。专栏版链接:玻璃窗上的探视者:萌百编辑带你看《Do It Yourself!》
以下正文。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林徽因《窗子以外》
今年的10月番不缺好的作品,每一部新番都值得我们好好书写一番。
在这些作品之中,假如说在播出之前有哪一部作品最能够引发人的好奇心,那么《Do It Yourself!》大概会占据排行榜的前列。
毕竟原创作品向来都能够博取众多人的眼球,而《Do It Yourself!》从开播前一直到放送阶段都与知名动画监督矶光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又是很难翻车的美少女日常,随着作品顺利完结,《Do It Yourself!》也确实成为了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萌豚三杰”之一。
但《Do It Yourself!》又与传统的萌豚作品有着些微的差异——这种差异我想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每个人或许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答案,例如作品舞台的近未来设置、无影动画下鲜明的作画特点、等等等等。但在我给出我对于《Do It Yourself!》作品的答案之前,我想先谈谈作品中一个我所关注的贯穿始终的点——玻璃。
玻璃是一道透明的幕墙,它足以给予一个封闭空间适当的非封闭口,进而给予从这个封闭空间望出去但不能实际接触的机会。《Do It Yourself!》之中存在着大量的玻璃,以及似乎可以视为其装饰物的从玻璃上望出的人。而这些视线停留在玻璃之外的角色又有着足够的望出去的理由:第1~2话中布丁从整洁现代的教学楼的大落地窗与自动驾驶的校车车窗中望见的青梅竹马小己;第3话中DIY部一行人从初具雏形的DIY部活室窗口中望见的独自哭泣的Job子;第9话中在少女们嬉戏打闹的浴室之外透过浴室门的玻璃窥视并发出“真是风雅啊”的水母机器人……
对的,我们提到了“窥视”。这不仅仅是机器人干的事情,也是剧外的我们正干的事情——我们一直在用一种“窥视”的眼神看着少女们所进行的一切,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会给予我们这样窥视的机会,像是第6话泳装回的这种赤裸的背德感就更“窥视”了。但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要陈腔滥调地借此批判作品中常见的这种窥视的行为;相反,我想用“探视”来代替“窥视”这个词本身所具有的负面性,同时至少给予我们的行为与剧中的角色——布丁——一个相似的正面理由。
“探视”是寓于玻璃之中贯穿整部作品的重要叙事线索,这不仅仅是我们和机器人所干的事,更是布丁由始至第10话对DIY部的关怀性态度、是Job子借助高科技的半透明眼镜对近未来世界观的接触手段、是匠和暮礼让我们能够知道《向日葵的少女们》之作中作的方式。“探视”是一种单向的行为,它并不对于对象的反馈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我们只需要单向地见到便足够了。
但很多东西又不止于探视。
当第10话中跟随DIY部的镜头摇向上方,摇向正贴在玻璃上窥视的布丁之时,这种借助于玻璃的平衡被打破了——布丁“摔”了下来,探视的对象给予了探视本身更多的反馈,探视变为了两个对象之间的互动。这显然比单纯的探视有趣多了。
写到这儿我想稍微穿凿附会一些别的东西。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曾经提出过“单向度的人”这一概念,亦即在发达工业社会的控制之下被异化,失去了合理批判社会现实能力的人。
DIY这个概念本身的诞生带有着鲜明的反工业化的元素,20世纪50年代其带着生产力提高之人的解放下对工业化商品消费之批判的先锋派运动属性而脱胎出来。《Do It Yourself!》在作品前期的人设塑造上也通过布丁和Job子极力渲染了DIY和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对立性。不过我们之后知道了她们都是傲娇属性,而更进一步的对于单向的寄托于玻璃之“探视”的打破,或许相比起这种DIY和科学技术的单纯且容易引发负面讨论的对立而言,更能够让我们再度审视“打破‘单向度的人’”这一可能性的发扬。或许在刻意赋予某一事物与现代科技的反叛性之外,给予现代科技更多的人文与批判色彩,跳脱纯粹“探视”乃至于“审视”的窠臼,是否更有利于我们摆脱自身的单向度困境呢?
再回到作品上来。在作为窗户存在的“玻璃”之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前面也提到过的Job子和猪猪波奇都有的外形类似的半透明眼镜这一“玻璃”的存在。
相较于窗子的玻璃,半透明眼镜更与作品本身的近未来设定有着紧密的联系,除去传统的所谓“技术对个体的规训”这种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受到讨论的母题外,我们或许可以从第四话中Job子所言的“范式转换”对这副人和动物都有的眼镜进行进一步讨论。
范式转换在科技史上常常与工业革命相联系在一起,作品中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又赋予了这副眼镜科技感的可能。然而,这样一副全新范式下的眼镜却同时保留在过去范式的、传统的小己家的宠物之上,这又何尝不是我们作为过去的存在者在未来中所进行的对过去的探视呢?作为生活在过去范式的人,我们身为创作者给予了这样的眼镜高科技化与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同时,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又给予了我们可以在未来中更传统的事物上看到这副眼镜的可能性。
在眼镜之上,我们既是对未来的探视者,又是身处未来看向过去的探视者。一副对DIY有着无限帮助的眼镜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我们选择了可以与宠物相伴生的那一种。在猪猪看着小己一家吃着猪肉饭瑟瑟发抖之时,或许作为探视者的我们也因此有些许的对范式转换的踌躇吧。在作品播出之前有人对作品的超常识展开抱有预测大概也与这种双重探视的矛盾性有关。
但最终,我们并没有看到那些可能的超常识展开——随着布丁家和小己家的窗户同时打开,探视的人们和被探视的人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挂在玻璃窗边的那串风铃。风儿轻轻吹动着风铃,活动的颜色声音仿佛又回到了窗子之内。但我们似乎终究还是这个故事的探视者——那么,也尝试着对身边对立之物打破探视吧。窗子之外有好多东西等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