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的异变——漫谈ACGN文化中的性别认同

1.7k 词

写在前面:本文原载于萌娘百科新媒体专栏(2022年1月24日),专栏登载版本相较本版有小幅改动。专栏版链接:颜色的异变——漫谈ACGN文化中的性别认同

以下正文。


最近微博@拯救大龄二次元发的一条推文难得地让我唏嘘了一下。

虽然说我和这位并无任何交集,但转念一想,我好像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在主流平台看到TA们的名字了。这里没有任何想要对这件事情本身以及背后的诸多纠葛进行评论的意思,但实际上,大约近百年来性少数群体对自身价值表达的诉求和群体意识的建构一直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而其中性别认同更是一个充满了波折与争议性的话题。有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相关的元素,而ACGN作品中尽管还没有到泛滥的程度,但还是有不少案例可以供我们窥探一眼ACGN文化中性别认同的发展的。

东亚的汉字文化圈中,跨性别者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基础:“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逃)抛开玩笑话不谈,如果想要看看ACGN作品中的性别认同的变化趋势,那么除去《乱马1/2》这种带有奇幻性质的性转、以及可以说已经成为了ACGN文化中不可缺少一部分的伪娘,我更想先讲的是脑内彼女出品的《女装oo》系列。

可能是我的性转启蒙……

相较于普通的伪娘来说,从我第一次接触这部游戏开始,我的心中就生着一股深深的疑惑:“这究竟算是BG,还是BL?”想来想去,最后我只能将其定义为一种略带猎奇感,面向BG受众的畸形BL作品。想一想女装系列的H Scene,我想各位应该会理解这一说法。TA们一方面认可自己的男性身份,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女性化外表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表现需求,这样的话,TA们同时存在着“男性的第二性征”与“女性的性追求”,这可能已经足够让性少数者群体震怒了。因此,可以说,《女装oo》系列中展现了粗浅的跨性别者诉求(可以在几部作品的Good End中看到),但这种诉求可能是为了迎合BG受众最后变成了有点奇怪的性征差异,我不知道真正的跨性别者到底是怎么看待这部作品的,还是少来点这种事儿吧。

在《女装oo》之后,渐进式推进的话应该要来到《肯普法》这种纯粹的性转,但事实上《肯普法》中的性转是带有明显的幻想特征的,所以这里还是直接快进到《笨蛋、测验、召唤兽》中的秀吉吧。“秀吉的性别是秀吉”这种说法和召唤系统创造出的十年后秀吉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实际上能看出一点酷儿的影子,而既然酷儿理论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新的、对传统的二元性别认同的挑战,那么自然秀吉的诞生也能看出日本ACGN文化对这种新兴理论的持续跟进了。然而,木下秀吉设定上的“男性”实际上便是传统认知中性别刻板印象的体现,而在萌战中,TA也只能参加世燃而非世萌,这颇带有一点社会传统对这种新兴的流动式的性别理念的抵触。不过,秀吉无论是在作品中还是作品外都有着很高的人气,而实际上这部作品的观众们也早就已经接受了“秀吉的性别是秀吉”这一说法,在之后也有许多作品中出现了类似的角色,在整体思想趋于保守的日本这种情况是很难得的,而这种情况也展现了正面描述这些现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过,到目前为止你看到的秀吉本很多还是会打上伪娘的tag,这一有意或是无意的曲解想必还是会长期存在的。

没错,这是燃王的贺图。

然后,我们便迎来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跨性别者——TA不是将自己视为伪娘的男性,不是淡化性别意识的酷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明显表现出性别自我认同和生理性别二元差异的跨性别者。我所指的便是《佐贺偶像是传奇》中的星川莉莉(豪正雄)。更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一角色形象的塑造反而在作品中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而是通过作品的Twitter在作品之外表现出来的,这恰恰与近年的性少数者主要发声阵地奇妙地契合在了一起。或许从观众的我们来看,她还是伪娘或者什么传统意义上的产物,但至少制作方已经把她视作“她”了。不过,看看那条Twitter放出后的欧美观众们的反应,反倒是又给了人一种叶公好龙的感觉——欧美观众对这种尝试倒是褒贬不一,这其实一定程度上是近年来政治正确之风盛行的反噬,但另一个角度来看,想要让跨性别者真正在ACGN文化中被认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的来说,从《乱马1/2》一类的幻想型性转、到《女装oo》一类的伪娘向性别模糊、再到《笨蛋、测验、召唤兽》一类的性别淡化、最后到《佐贺偶像是传奇》的正面回应,日本ACGN文化中对跨性别者的视角变化诠释了社会对性少数者群体的三种主流看待方式:猎奇、曲解与接受。对于每一位提出自身性别追求的人我们都可以尊重,很多新兴的性别理论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但ACGN文化中的性格认同及其表现形式依旧需要一个继续探索的过程。至少,从搜本子时不光看“伪娘”的tag开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