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文社著名女演员:萌点借鉴与迷因传播

1.6k 词

写在前面:本文系原萌娘百科芳文组视频文案,视频已删除,文稿完稿于2022年8月。文章部分受到了芳文组其他成员的校对帮助。略有改动。

以下正文。


你或许在很多芳文社的作品中都曾经看到过她:双马尾、空气刘海、蓝紫发……这样的她活跃于各大动画与漫画的片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实在值得我们给她颁发一个名正言顺的称谓——芳文社著名女演员。

与我们上期提到的芳文跳不同的是,芳文社著名女演员这一名词本身完全是中文社群所演化出来的,并非滥觞于日本社群的舶来物。芳文社著名女演员一词本身是用来描述以《黄金拼图》中的小路绫和《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中的天天座理世为代表的一系列在芳文社旗下作品中频繁登场而又有着相似外貌的角色们,这一词语在2015年动画《学园孤岛》播出并大热后,由于其中角色惠飞须泽胡桃也同样有着极高的类似度应运而生。

奔走于各大片场的女演员有着如下的特征:

在芳文社著名女演员的说法流行起来后,我们又发现了其他一些’同样兢兢业业奔走于各大片场的女演员,例如粉发+萝莉的芳文社粉发女演员、红发+短发+元气的芳文社红发女演员、以及著名道具芳文社著名发卡(qia3)。总的来说,“芳文社xx女演员”这一系列称呼都可以归为对芳文社旗下作品中相似的角色特征的吐槽,尽管大洋彼岸的日本没有出现相似的词汇,但对这种现象的玩梗却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所以我们也在许多官方渠道上看到了对“芳文社著名女演员”的致敬。

芳文社著名女演员这一词语本身来源于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中文社群,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这一词语因何而起,以及这一词语为何流行。

先来看看芳文社著名女演员的来源。既然是“对相似的角色特征的吐槽”,那么这里头其实隐含着一个暴论,即角色本身是由几个角色特征、换言之是由萌点所堆砌起来的。这个说法不算对也不算错,毕竟在芳文社著名女演员的官方玩梗中,我们的确是能看到不同作品之间相互借鉴的萌点的影子,最终我们也确实可以将“芳文社著名女演员”概括为几个频繁使用的萌点。不过,倘若说我们所喜爱的这些角色本身仅仅只有萌点的话,那么很快就会有愤怒的爱好者们来占领这条视频的评论区了——这一说法也显然是错的。角色本身不仅仅是萌点,不论是啊呀呀、理一枪还是胡一铲,她们都有着“芳文社著名女演员”所不能概括的人格魅力。不过,当我们将她们的人格魅力总结成相似的萌点时,我们可以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热爱她们的原因。“芳文社著名女演员”,除去吐槽,大概也有着我们对这一类角色本身纯粹的热爱吧。这或许就是萌点与萌点借鉴在“芳文社著名女演员”这一词语的诞生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来看看芳文社著名女演员的流行。包括芳文跳在内的许多梗本身都是有一个明确的爆火的来源的,但芳文社著名女演员并非如此。用一个流行一点的说法,这个词语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梗。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芳文社著名女演员开始流行起来的同期实际上也是有“京阿尼著名女演员”等类似的说法存在的,那么为何到最后只有“芳文社著名女演员”这一说法的流行度最高呢?从萌点本身来讲,“京阿尼著名女演员”等说法主要针对的是角色脸型的相似,因此这一类说法更多地被简单易懂的“京都脸”给代替了,而芳文社著名女演员则是一系列萌点的统称,不是一个“芳文脸”或是“芳文马尾”能够概括的。而从梗的传播角度来说,相较于京阿尼等其他社群,国内芳文社群的整体体量更小(这儿可以插之前视频的链接),与此同时社群的外延程度并没有很大的减小,换句话说——路人粉更多。因此,在没有可以传播梗的话语权中心、又有大量非核心向粉丝的情况下,像“芳文跳”和“芳文社著名女演员”这样有高辨识度又很容易套用的梗的传播自然就很容易了。非核心向粉丝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芳文社著名女演员的发轫中得以一窥:实际上《YUYU式》的日向缘、《点兔》的天天座理世、《黄图》的小路绫已经常常被相互比较,但《YUYU式》本身在国内的热度并不高,因此直到《学园孤岛》大热我们才看到了“芳文社著名女演员”的流行。

传统萌点的堆砌并不一定是观众和创作者们所想要的,在人物个性的塑造上创作者们还会走的更远。不过,随着创作者们对角色的革新,观众们对“芳文社xx女演员”的演绎也在不断革新。每一个角色或许都能概括出一系列类似的萌点吧——女演员们在各大片场工作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