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点日本漫画史——八·战争:为何而战?

谈起日本乃至全人类的近现代史,两次世界大战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但是在我们谈到漫画本身的历史的时候,可能除去宏观的、具象的战争对于漫画的影响之外,我们还可以谈谈漫画之中的抽象的“战争”,这些值得我们在漫画史上提上一嘴的东西或许是人与人、人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矛盾,但最后都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很有趣的东西。

先来看一看宏观的战争对漫画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候差不多刚好是漫画这个表现形式开始在世界上各个地方绽放光彩的时候,战争的冲击对于所有艺术家而言都是巨大的,漫画创作者们自然也会通过自己的画笔展现漫画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内涵。日本漫画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映主要体现在政治讽刺漫画上,彼时的战争给日本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便是高速的通货膨胀,不少漫画都着重于批评这一社会现状,这本质上也只是大正民主的一种延伸,战争本身并没有对漫画创作有很深的影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日本参与甚深的战争,是给日本漫画留下了深刻的战争烙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漫画本身、漫画家与漫画发行都是有深刻的影响的,我们来一个个说。前面我们提到过二战期间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漫画家组织新日本漫画家协会,他们在国民精神总动员中央本部的监控下,在机关志《漫画》上顺应官方要求发表着作品。这一时间段除去占绝大多数的讽刺漫画,也有不少带有一定故事性的漫画,例如重视描写日常的“生活世相漫画”,而政治漫画和社会漫画的对立在这一阶段也是频频被提及的话题:后者指责前者缺少了漫画的本质,而前者则在国家支持下对后者的声音不断进行打压。然而,即便是注重日常生活描写的生活世相漫画,大政翼赞会也推出了《翼赞一家大和家》这种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漫画作品,可以说这一时间段本身就已经没有创作漫画的本质了。之后,情况就更糟糕了,到了1941年起连赞美的不够卖力的讽刺漫画都会收到军部的特别关注了,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美英嘲笑漫画”,“生活世相漫画”也彻底转变成了“战时生活指导漫画”。在1943年日本漫画奉公会成立后,与彼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类似,所剩无几的漫画家们也变得越来越魔怔,这一时间段的漫画又变成了足以被总结为“战意高扬漫画”的魔怔产物,故事漫画的内容越发变为空洞的喊口号,讽刺漫画讽刺的对手也越来越长得难以名状;到了1944年,资源短缺下出版管制命令下达,漫画想要出版都变得难上加难了。战争下的漫画完全成为了军国主义宣传的武器。

你可能会注意到,前面我说了“所剩无几的漫画家”。漫画家都去哪了?已知:战前创作漫画的多为年轻男性,又:二战中日本从国内征召了大量年轻男性当兵。问:漫画家都去哪了?去当兵了。以新漫画派集团的三位创始漫画家为例,横山隆一1942年被征召入陆军报道班、派遣到爪哇岛,在巽他海峡海战中遭遇沉船,所幸得以生还;近藤日出造先是作为陆军报道班被派遣到加里曼丹岛,又在1945年7月被分配到熊本临时部队,立刻就当了逃兵;杉浦幸雄则是最惨的,他于1945年被安排到了海军,因为自己所创作的《花子小姐》在军队中被叫做“花子小姐”,也受到了其他士兵的殴打。无论是新漫画派集团还是其他漫画集团的漫画家,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在言论管制还没那么严的时候对军部的政策颇有怨言,而这些战争中不太愉快的经历也使得他们在战后立刻成为了反战的一方;另一方面,这些漫画家在战争中被广泛传播的左翼文化也成为了日本漫画乃至整个ACG创作者左翼思想的来源之一,可以说日本漫画家们的左翼思想正是从这些在战争中饱经摧残的漫画家们开始的。

战时的漫画出版也很好理解了,那就是没得出版。在1940年之后,除去《漫画》这本官方背书的机关志外,其他漫画杂志的发展都十分低迷,报纸上的漫画也没有什么进展。与国内的漫画相比,日本政府显然更乐意看到日本漫画在新占领的地区成为国家形象的宣传工具,于是这一时间段向海外尤其是中国市场投放日本漫画成为了日本漫画界很乐意做的事,例如上海彻底沦陷后借助《中国漫画》这本日军接管的漫画杂志所开展的一系列糖衣炮弹般的舆论战。这种对占领地的文化侵略反而成为了中国漫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抗衡日本的文化侵略,《抗战漫画》《抗建通俗画刊》等等优秀的漫画杂志在华夏大地上脱颖而出,连环画也进入了空前的发展时期。

无论如何,战时的日本漫画都是灰暗、谵妄的,在混乱的出版之下我们看不到一点漫画创作的创造力。“八月十五日带来了创作的自由”,战争的结束为日本漫画的发展按下了播放键,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前面已经略知一二了。不过,战争是不会停下的,很快我们就在漫画界里头看到了“战争”。在前面的视频里头我们已经提到了不少漫画家之间的合作,而漫画家之间的冲突亦即“战争”也是屡见不鲜的。在这儿提及具体的事例的话会显得稍稍乏味一些,无论是奠基了青年漫画基础的W3事件还是让小学馆名誉扫地的雷句诚诉小学馆一案其实单独提出来讲的话都没什么太大的意思,或许这些事件在之后我们结合到具体的流程之中详解的话会更有趣一些。

但将这些漫画之中的战争连起来看的话,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的。相较于文学领域常见的纯粹的创作理念的纷争,在漫画领域似乎更多的纷争是建立在收入层面上的,而像是创作理念这样偏抽象的纷争是微乎其微的:漫画家们在创作理念上有所分歧时,往往会选择接受其他的理念,而鲜少会因此引发战争。我自己并不是漫画家,因此倘若深究的话肯定很难就这个问题做出阐释。不过,创作理念上“战争”的避免很明显对于日本漫画表现方法的发展是有利的:我们看到了许多可能迥然不同的作品风格,而他们甚至可能出自同一位漫画家之手。

归根结底,无论何形式的战争其本身都是不幸的,但战争能够为艺术作品带来的作用有很多,“史家不幸诗家兴”,漫画亦然。不过,当我们将视角放到漫画内所描写的战争的时候,可能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描写的符合观众的需求,这点便是漫画家们值得努力的地方了——不过我想我们都不希望用另一场战争让战争题材的漫画得到发展。

留言